最近关于英伟达H20芯片的安全问题引发了不小的麻烦,让英伟达遇到前所未有的难关。就在英伟达不断否认H20芯片存有“后门”的时候,据彭博社报道,中方已向多家企业发出通知,特别强调那些属于国企或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企业不得使用这款芯片。
何以英伟达屡屡被卷入安全风波?芯片里“后门”到底能带来哪些危险?
关于记者提及“中方通知多家企业不要使用H20芯片”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8月13日回应说:“我对你提到的情况不了解。”
其实,这已经不是英伟达第一次遇到“芯片安全”方面的问题了。就在7月31日,北京网信办对英伟达进行了紧急约谈。这次的重点是调查英伟达的H20芯片是否具备“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这类功能。
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方要求英伟达提供技术证明,证明其产品没有安全风险。
英伟达陷入两难处境:
H20芯片是英伟达专门为了应付美国出口限制而开发的“定制版”,性能大概只有旗舰机型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虽然H20芯片的性能被削减了85%,但在去年它还是为英伟达带来了约120到150亿美元的收入,占据中国市场80%的份额。如今,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得挺快,芯片的需求也很大,英伟达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最近关于这款芯片的安全问题引发的争议,让英伟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路透社爆料称,美国在向中方出口的某些芯片里悄悄安了追踪器。
据路透社透露,美国当局一直在暗中在那些先进的芯片里装追踪器,理由说得挺像模像样的,声称是为了确保“尖端”AI芯片不被非法转运到受到限制出口的国家,尤其是中国。
要知道,这些追踪器能随时掌握设备的具体位置和运行情况,还能在必要时引发“远程断开连接”的功能。
说起来,目前那些出售搭载英伟达芯片的服务器的企业,估计都知道关于追踪器的事了,不过戴尔、超微什么的,也没见他们啥反应。
网络安全专家透露,这项技术或许会被用来盯视中方的数据中心、国防设施之类的重要场所。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追踪器一旦通过固件升级激活后门功能,就能偷走数据,甚至让系统瘫痪。
这事情可不是夸大其词,美国之前就谈过关于芯片到底需不需要装追踪器的问题。有人曾激烈呼吁,要求出口的高端芯片都必须带“追踪定位”功能。斯诺登也早就曝光过,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在思科设备里安插后门这事。
今年5月,美国以“国家安全”借口推出了一项芯片管控新法案,规定商务部必须强制要求美国芯片公司在受出口限制的芯片里加装位置验证模块,好让他们确保这些芯片不会被转卖到限制地区。
虽然这个法案还没有正式通过,但很明显,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动手了。
这会让人产生疑问,难不成美国在芯片里装追踪器的事儿不违背国际贸易的规矩吗?
答案就是这样,美国的这个操作确实违背了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里的那些规矩。按照协议的说法,各国在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流程时,得遵守非歧视原则,不能搞那种对国际贸易设置不必要障碍的事儿。
这套套路就像是给自己家的宝贝装了把锁,卖出去了也不想松手,还是得拎着这把锁不放。本身这些“被套了镣铐”的芯片,难免让买家心里打鼓,怎么也安心不下来。
中方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据彭博社报道,最近中国工信部就给几家互联网企业“敲了个警钟”,让它们自己评估一下购买H20芯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照 TAG 合伙人乔治的话说:“中方其实想表达的是,自己虽然是买家,但绝对不是个盲目跟风的采购者。”
从约谈的事儿也能看出来,中方在国家安全这块儿对进口芯片的审查和限制正悄悄变得更严了。虽然政府没直接叫停H20芯片的购买,但一些企业的采购动作已经受到影响了。
7月15日那天,黄仁勋满脸喜色地宣布:“我们可以开始发货了,所以咱们会向中国市场推销H20。” 不过,没过多久,字节跳动的相关负责人就对记者说:“目前还没提出购买请求,这些报道不太靠谱。”
与此同时,美国的芯片大厂英伟达也遇上了不小的经济和市场难题。
今年4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突然禁了H20芯片对中国的出口。英伟达的CEO黄仁勋说,这个禁令“让人挺难受”,英伟达也得因此少赚150亿美元左右。
仅仅过了三个月,特朗普突然放宽了对H20芯片出口中国的限制,但市场的信心早就打了折扣。
要知道,H20芯片作为“简化版”芯片,放在西方市场其实挺难有销路的。根据英伟达自己披露的财务报告,由于禁令生效,英伟达有25亿美元的订单无法交付,所有的H20库存堆积和原料采购的承诺总共带来了45亿美元的损失。
对英伟达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财务损失,也对公司声誉造成了严重打击。更关键的是,H20芯片出现的“后门”问题,让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变得暗淡无光。
芯片后门问题成为最核心的争议点。
“数字缰绳”技术利用位置验证模块来追踪设备,同时还能远程关闭,这不仅是个技术方案,更是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策略的一环。
芯片里的“后门”一旦被利用,可能引发不少麻烦,比如信息泄露、系统被操控,甚至导致关键基础设施瘫痪。那可就麻烦大了,会给国家安全、企业利益带来严重威胁,还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入口,让敏感数据处于危险之中。
信息被偷偷窃取的风险真不小啊,后门还能收集设备的运行信息,涉及敏感资料和用户隐私,甚至可以实时监控数据中心和国防设施的动态,危机感十足。
系统陷入瘫痪的隐患挺严重的啊,利用远程关闭的功能,这个后门能在关键时刻搞得通信中断、电力系统崩溃,甚至让国家的基础设施变得瘫痪不动。
导致信任崩塌:美国的这个操作打破了国际贸易中的基本信赖原则,把商业供应链变成了国家级别的监控体系,容易引发各国之间的政治纷争。
中方表现出强硬态度,之前的约谈里要求英伟达提供技术证明,还要把芯片的固件源代码摆出来,让第三方进行审查。
这项要求把英伟达逼得左右为难,要是把源代码公布出来,怕会引来美国政府的打击;可要是不配合,可能就会彻底失去中国这块大市场。
虽然英伟达三次声明“绝无后门”,但没能打消中方的疑虑。央媒坦言,光靠口头保证,根本无法让人放心。
中方外交部发言人也说了,中方多次重申了在美出口华芯片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希望美方能拿实际行动来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
特朗普:中国已经有了可以媲美美国的芯片
和英伟达的危机形成对比的是,中方的芯片产业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经历着从“束缚”到“破茧成蝶”的重要飞跃。近年来,中国在芯片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国产的人工智能芯片已经能兼容超过160个主流模型。
中方的目标是到2025年,数据中心用的国产芯片占比得冲到30%。
中国调了供应链,组建了“中国算力联盟”,着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打算在三年内把算力芯片的国产替代率提高到30%。
国产芯片的崛起,不光代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一招应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得力法宝。
特朗普在8月12日接受采访时直言,中国已经开发出能与美国芯片相抗衡的产品,所以他可能会批准英伟达在中国销售“特供版”的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从特朗普的话里能感觉到,美国那些技术封锁措施没起到预期的效果,反倒带动了中国自己研发的步伐。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曾提过,即便中国的单芯片技术还不算领先,但只要在系统上下功夫做优化,完全可以达到跟国际水平相媲美的程度。
谷歌前CEO施密特曾说过:“中国在不少技术领域已经跟美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有些还超过了美国。”
美国对先进AI芯片出口设置限制,拆开来看,也给了咱们中国一个赶超的宝贵时间和空间。
眼下,中国的芯片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方面都在加快推进,这一发展趋势,使得中国在和美国的芯片竞争中逐步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
英伟达的H20芯片事件,不仅仅是个商业纷争,更像是一场技术主权的角力。安全和技术的较量,归根到底是对自主研发能力的考验。美国的举动让中方变成了“六边形战士”,没有退路,没有退缩的空间,我们只能拼到底,赢得胜利。
芯片自主,就像把家里的防盗门钥匙交给别人,心里能踩得稳吗?
没有技术自主,真正的安全说起来也难以保障!
#百度带货夏令营#
炒股配资排名,8喜配资,易操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