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当科幻遇见电子竞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川籍青年科幻作家罗夏的长篇科幻新作《脑中之魔》由八光分文化联合新星出版社推出。小说巧妙融合电竞产业生态、硬核科幻设定与社会现实议题,以“失控的双手”、“夺取记忆的大脑”、“概率炸弹”等独特构思切入,深刻剖析数字时代人类的生存困境。
《脑中之魔》
以硬科幻设定包裹青春友谊的情感内核
小说中,少年程浩的身体发生未知变异,双手脱离大脑控制自行活动。这双“失控的手”竟在多人竞技游戏中展现出颠覆性操作,将程浩推上职业电竞舞台。在挚友张亦行的鼎力相助下,程浩逐步挣脱现实枷锁,两人携手向冠军发起冲击。然而,“脑中之魔”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当他们距离巅峰仅一步之遥时,命运陡然转折:这对昔日情同手足的好友,最终走向了对立面。这场始于电竞赛场的“生存排位战”,也由此演变为新旧文明之间的宏大博弈。小说中所刻画的现实细节、电竞场景乃至科幻设定都极具视觉张力。作品以硬科幻设定包裹青春友谊的情感内核,也精准叩击80、90后群体的集体记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作品打破传统电竞小说的叙事框架,前半段以现实主义笔触精准描绘少年追梦、网吧竞技、战队比赛等细节场景,后半段则以硬核科幻的展开回收伏线,形成强烈的戏剧反差。
当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故事中模糊,让人思考存在的意义
这部小说也得到科幻专业人士的好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科幻资深学者严锋评价说:“我很喜欢玩游戏,也很喜欢写游戏的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如是,《脑中之魔》亦如是。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在故事中模糊,让人沉浸其中,思考存在的意义。”
罗夏
作为国内科幻青年作家的佼佼者之一,罗夏创作的中短篇作品曾在《银河边缘》《作品》《蝌蚪五线谱》等专业刊物及平台发表,曾获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电影创意专项奖。在创作《脑中之魔》时,罗夏将个人经历、兴趣与行业观察深度结合,“大脑异能”等科幻设定则脱胎于对神经科学前沿理论的高度关注。
对于写这部小说的缘起,罗夏在书中后记中写道:“开豪车住豪宅走上人生巅峰是电竞,努力却没有运气最终遗憾退场也是电竞。万人空巷是电竞,有一天它终将消亡被别的娱乐方式取代,也是电竞。我决定写一个和生活对线的故事。”
(出版方八光分文化提供图片)
炒股配资排名,8喜配资,易操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