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说来惭愧,《千字文》作为最负盛名的国学文化启蒙文学,我久仰大名,却没有一探究竟过。
所以今天往后这个系列的文章,将会将千字文中的每一句都解释出来,并加上我自己的见解,有一些少见的字我也会加上注音。
我想这也会成为后面我经常翻阅的对象,因为经久不衰的文字,自然有他长盛的道理,每次读都会是不同的感受。
在聊《千字文》前,我们聊聊他作者周兴嗣的故事。
《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是南朝梁时的文人。他的一生不算显赫,却因一部《千字文》被后人记住——而这部千古奇书的诞生,本是一场“临危受命”的意外。梁武帝萧衍登基后,很重视皇子们的教育。他知道王羲之的书法冠绝古今,便命人从王羲之的碑帖中拓下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想让皇子们既能学书法,又能认汉字。可拓下来的字像散落的珠子,毫无章法,皇子们对着一堆零散的字,根本记不住,更谈不上理解。
图片
图片
梁武帝犯了难:这些字若不能连成有意义的文句,再好的书法也成了摆设。这时,有人举荐了周兴嗣——他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不仅文采好,还极擅长编撰韵文。梁武帝当即召来周兴嗣,把这一千个杂乱的字推到他面前:“你能否把这些字编成一篇连贯的文章?既要押韵好记,又要包含知识,能让皇子们读懂学透。”
这简直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一千个字,一个都不能重复,还要串成通顺的文章,既要讲天地自然,又要讲历史兴衰,还要教伦理德行,甚至要提生活常识。更难的是,当时的文章讲究韵律,读起来要朗朗上口,才能让孩子记住。
但是周兴嗣做到了,传说他熬了一整夜,烛光燃尽了好几支,桌上的茶水凉了又热。天快亮时,他终于把散乱的字串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从“天地玄黄”开篇,讲宇宙起源;到“寒来暑往”说自然规律;再到“盖此身发”谈修身立德;最后以“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自谦收尾。一千个字,无一字重复,韵律和谐,内容又包罗万象。而周兴嗣一夜白头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当周兴嗣把写好的《千字文》呈给梁武帝时,梁武帝一看便拍案叫绝。
这篇文章流传千古且经久不衰,内容包罗万象,这本奇文也在中国璀璨的文学上刻下深刻的一笔。
一起来学习《千字文》的开头吧。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ze 4),辰宿(xiu 4)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tiao 2)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nai 4),菜重芥姜。
图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这是天地初开时的混沌景象:玄黄指天色青黑、地色黄浊,洪荒形容宇宙辽阔无边。这句话是千字文中流传度最广的一句话,天字第一号的说法也由此而来,哪怕是现代这句话也经常引用,可谓千字文中的经典招牌。
图片
图片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太阳有东升西落之时,月亮有阴晴圆缺之分,都有规律,星辰同样是按规律分布。这证明世间万物都是如此,有规律可循,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
图片
图片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四季间冷热更替,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存着粮食过冬。这就是每个时节都有自己应该要做的事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就是如此。
图片
图片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积累闰日形成闰年,用古代音律调节阴阳。
图片
图片
图片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水汽蒸腾成雨,露水凝结为霜。这是在描述自然现象的循环变化,而这种变化随着时间的证实而成为我们的常识。
图片
图片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黄金产自金沙江(古称丽水),美玉出自昆仑山。这是当时人对自然资源的认知与地理探索,比如我们现在默认的山西多煤,东北多大米。
图片
图片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宝剑中最出名的叫做巨阙,珍珠中最珍贵的被称为夜光珠。这是古人对兵器和珍宝的认知。
图片
图片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水果里珍贵的有李子和柰子,蔬菜中受重视的有芥菜和生姜。说完珠宝,就来到果蔬板块,这几句都是对仗形式。
图片
图片
前面八句话,短短六十四字,说了天文地理自然规律人文特产,可谓字字珠玑。
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会继续讲述后面的精彩章节。
图片
点个关注,一起学习后面的内容吧。
图片
END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炒股配资排名,8喜配资,易操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